新闻

实验室梁书秀教授团队赴辽河口开展盐沼湿地现场调查

发布者:  时间:2024-09-30  浏览:

2024915日至920日,在梁书秀教授的带领下,实验室师生一行7人赴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盐沼湿地和海草的现场调查和试验。课题组已连续5年在三道沟对面的门头岗典型盐沼湿地采用无人机遥感、原型观测、现场试验和现场调查等手段,开展沉积动力、植被与水动力互馈、盐沼地形地貌演变和盐沼植被适宜生境的相关研究。

此行开展了以下工作:

1)利用无人机搭载可见光相机和激光雷达相机,采集了研究区域正射影像和点云数据,开展研究区域的植被类型、植被覆盖率、滩面高程等特征参数的航拍和实测,为植被演变提供数据支撑。现场调查中发现部分区域翅碱蓬出现了较大面积的死亡。

2)利用标记层、标尺杆和 RTK-GPS 系统对盐沼湿地垂向淤积和土壤压实沉降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现场观测;依据地形高程、植被类型和发育时间划分不同特征区域,统计分析其植被形态学参数——盖度、密度和株高,同时采集水体、土体样品,旨在进一步阐明辽河三角洲盐沼湿地高程调控过程及其机制,揭示水沙动力驱动之下盐沼湿地的沉积动态和植被演替过程,解析盐沼植被影响下湿地地貌演化过程及作用机制。


(3) 通过现场调查与无人机航测相结合的方法对辽河口湿地南小河区域海草进行调查,探究该区域内海草分布特性及适宜生境情况。现场对海草分布区底质类型及水质情况进行取样,对海草形态学参数进行记录,并利用RTK-GPS系统等对海草分布区高程特征进行研究记录。此次调研丰富了该区域海草资料,为海草保护与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此次现场调查的过程,梁书秀教授欣喜地发现门口岗的盐沼湿地上已经广泛出现了海三棱藨草的定植,翅碱蓬、芦苇和海三棱藨草交织成红绿相间、层次分明的盐沼植被景观,这是课题组首次在门口岗的盐沼湿地上发现海三棱藨草以来面积最大的一次,表明近几年随着辽河入海径流的增加,入海河口的典型盐沼植被多样性增加。本次调查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辽河口生境和盐沼湿地植被的演变提供了良好的数据支持。


版权所有 ©2010 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凌工路2号

邮编:116024     联系电话:0411-84709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