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至8日,由海岸与海洋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主办的中国-爱尔兰海洋可再生能源研讨会(2025)在大连召开。本次会议汇聚了来自爱尔兰梅努斯大学、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香港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及科研机构的50余位海洋能源领域的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共赴学术交流。实验室王荣泉副教授与Robert Mayon副教授共同担任会议主席。
开幕式上,大连理工大学科技创新研究院副院长蒋成刚致辞。他表示,本次研讨会以“共享前沿成果,深化国际协作”为核心目标,旨在搭建中国与爱尔兰在海洋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高效学术交流平台,集中展示双方最新研究成果与技术突破,为后续务实合作奠定坚实基础。中国与爱尔兰均拥有广袤的海洋疆域和丰富的海洋可再生能源资源,在该领域开展跨学科、跨国界的合作研究,不仅契合两国能源发展战略需求,更对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学术研讨环节聚焦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的关键技术与未来方向,爱尔兰梅努斯大学John Ringwood教授、林泽川博士,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Nataliia Y. Sergiienko副教授,浙江大学郑思明研究员,西北工业大学郭兵勇教授,香港大学李潇凡博士,以及实验室丛培文副教授、王荣泉副教授、Robert Mayon副教授、丁振宇博士生等十余位知名专家学者先后围绕“波浪能高效俘获与转换机制”“波浪能阵列优化设计与协同运行”“海洋能装置智能控制策略”“风-浪-光伏多能互补开发模式”等前沿方向作了报告,分享了各自团队的突破性研究进展,并就技术瓶颈、产业转化路径等问题展开深度研讨,现场思想碰撞激烈,学术氛围浓厚。

会议闭幕式上,与会学者纷纷表示,本次研讨会为国内外同行搭建了高效的学术沟通桥梁,不仅系统梳理了海洋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研究现状,更明确了未来合作的重点方向。未来,将以本次会议为契机,建立常态化学术交流机制,进一步深化在人才联合培养、科研项目合作、技术成果共享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推动全球海洋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创新发展。
